第(1/3)页 你敢放手,我就敢接。 ——太子座右铭。 皇帝让太子放手干,刘据察觉到自己老爹的用意后,也一点不含糊,你敢问,我就敢答。 可能连皇帝本人都没有预料到,一场起于敲打御史大夫的奏对,会演变成一场朝局的革新…… 当然。 并不是此时此刻。 刘据简单阐述了想法后,皇帝越听越对味,不过并未多做评价,只是命太子递交一份详细的章程上来。 心性归心性,能力归能力…… 是夜。 太子宫。 正殿中,庄青翟、金日磾、苏武、张贺、蔡成、虞初、东方朔、诸贺等人,尽数在座。 蚂蚁搬家般倒腾了几年,太子宫麾下也算是有模有样。 “今日宴请大家,一来,是让大家熟悉熟悉,二来,孤领了个差事,顺便让大家来参谋参谋。” 主位上,刘据温言笑道。 听到这话,左右众人互相拱手见礼了一番,其中属东方朔最惹人注目,又属金日磾最令人侧目。 前者很好理解。 像虞初、张贺等人,看向东方朔的眼神都在传达一个意思:“你小子终于不装了?” 没错,东方朔摊牌了,不装了,要论投效太子宫的时间,他也是元老级人物好吧。 朝中猜到东方朔和太子宫‘暧昧’的人不少,但今天他光明正大的参与太子宫属臣宴会,方才算‘官宣’。 说完前者。 后者金日磾…… 他那个养马的职位,还有匈奴人的身份,让他在一群舍人、门客、朝堂大员之间,确实很引人侧目。 有的人知道金日磾身份不一般,有的人不知道,但无论如何,太子既然让他在座,那必然是看重之人。 互相见礼是必须的。 金日磾虽不像东方朔那般左右逢源、大笑回应,显得沉默寡言了些,却也一一拱手,没有失了礼数。 待他们寒暄完。 主位上的太子抬手压了压,殿内随即静下来,刘据重提旧事,也是今日的第二件正事。 “这活计……” 孰料,刘据告知了皇帝交代的差事后,他的幕僚们没有第一时间出谋划策,东方朔还龇牙咧嘴的。 “有何不妥?”刘据疑道。 众人互相看了看,还是资历、身份最高的庄青翟捋着胡须,凝声道:“殿下,你可是要借着设立监管机构的时机,清算李广利一党?” 闻言。 刘据怔然片刻,当即摇头笑道:“诶,并非如此,李广利是李广利,旁人是旁人,孤还不至于穷追猛打。” 话是这么说没错。 可若非李夫人刚刚薨逝不久,像骑郎将上官桀、谏议大夫蒲沧之流,刘据真就不介意收拾一通。 但没办法。 倾国倾城的美人刚刚香消玉损,还是要照顾一下皇帝可能会出现的追思情节,毕竟有王夫人的前车之鉴…… 自从李广利失势后,上官桀等人也很识趣,立马蔫了,朝会上、官署里,能不引人瞩目就不引人瞩目。 主打一个: 我看不见你、你看不见我。 他们识趣,刘据也就抬了一手,来日方长嘛。 “噢,那倒简单了。”听太子说并非争斗,单纯就是商议国事,殿内气氛轻松许多,东方朔捻着唇角胡须,笑道: “想制定任官回避的成文法令,有何难处?凡是千石以上官职,一律不准本郡人士担任!” “不止如此。” 谈起正题,对法家制度了解颇多的张贺出言道:“凡郡县中有该官员的姻亲者,也当回避。” 有道理。 大汉太守、郡丞一类的高官,大多数都是本郡望族,与邻郡、旁郡联姻的不在少数。 众人点头之际,也迅速进入谋臣的角色,刘据一边听着,一边命内侍在旁记录。 苏武道:“姻亲回避,亲属是不是也得避?” “自然!” 作为张汤的儿子,自幼受法家思想熏陶,张贺理所当然道:“凡在一地担任高官者,其子孙最好禁止同郡任职。” “会不会太苛刻?”虞初问道。 “不,孤以为很合适。”刘据摇了摇头。 “喔,那如果甲郡人在乙地任职,乙郡人也当回避甲地?”闷声少语的蔡成紧跟着问道。 “诶,蔡兄说的不错!”东方朔一拍手,很是认可。 有了太子划出的基调,众人此时心中有了数,对任官回避制度商议的也更加深刻。 从本人到姻亲,再到亲属、相互,之后又提了两条关于监察回避、举主回避。 监察回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