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噩耗连连-《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2/3)页
    唯一有些区别的,是后者不用刘据授意,作为圣心独断的皇帝刘彻,也轻轻的偏了一点。
    不多,真只有一点。
    殿试前三名,状元郎出自渤海程氏,榜眼、探花则全部出身寒微……
    与当年一样,放榜后,登科士子都会在春风楼吃一顿闻喜宴,不过今年科举的前三名也在春风楼,没能得到皇帝亲自宴请。
    好在,主持春风楼闻喜宴的人,依旧是太子。
    规格也不算低了。
    至于陛下不再出面宴请的原因,或许是后续科举的重要性不如首次?
    外界猜测很多,但唯有朝廷高层知晓,皇帝陛下现在没工夫搭理其他事宜……
    北方军报:
    赵破奴领军深入大漠后,句黎湖部发五万骑兵,从后方进攻乌维部,令其腹背受敌。
    但乌维军并未转身防守,反而加大攻势,猛击左贤王!
    意图先吞东,再回身御西。
    左贤王遣使求援,赵破奴领三万骑兵从上谷郡东北部穿入战场,突袭乌维侧翼,斩首两千余级后,迅速抽身后退。
    总体而言,赵破奴执行了皇帝的方略,救左贤王,但不救彻底,打乌维部,但不能打死。
    赵破奴禀报:“正领兵伺机而战,漠北局势仍在掌握中!”
    然而。
    另一路的军报却是截然相反,噩耗连连。
    楼船将军杨仆率军东渡,于盛夏时节登陆朝鲜,随后他竟未等另一路抵达,直接率领七千人围攻王险城!
    兵败,全军溃散。
    在此期间,左将军荀彘所率主力四万余人,被朝鲜大军阻挡于浿水,寸步难行。
    多日后,待荀彘领兵击破浿水敌军,赶至朝鲜国都王险城时,杨仆已收拢溃军,二将一人围东南,一人围西北。
    一南一北,二将竟不愿合兵!
    “楼船将军杨仆遣使来报,言说朝鲜王卫右渠愿降,但只愿意向他投降。”
    太子宫,正殿内,诸贺面色难看道:“左将军荀彘也遣使来报,言说他派人入城劝降,朝鲜王却坚决不降。”
    “他还派人去通知杨仆,命他领军与自己会合,但杨仆坚持不合兵。”
    诸贺沉声道:“荀彘禀报,他猜测杨仆先前兵败,怕回朝受罚,多半起了二心,与朝鲜王有勾连!”
    一番话罢。    殿内几人纷纷蹙眉不语。
    庄青翟捋着胡须,思量道:“两人各执一词,真假难辨,但他们起了矛盾却毋庸置疑,正值用兵之际……”
    两位带兵的主将却互相敌视,不用庄青翟说完,在场众人也清楚前线已糟糕透顶。
    稍有不慎,就是大败而归!
    这时。
    刘据看向诸贺,语气冷淡道:“父皇准备怎么应对?”
    “陛下怒火难掩,就在臣来通禀殿下的同一时间,已经急召大将军、丞相等人入宫商议对策。”诸贺肃然道。
    闻言,刘据急思片刻,当即起身,向庄青翟、刘德几人拱拱手,“孤得先去未央宫一趟。”
    “殿下且去……”
    与此同时。
    未央宫,承明殿。
    皇帝此刻脸色阴沉的可怕,顾盼之间,眼神似要择人而噬。
    台下卫青、石庆等人交换看完军报,却是霍去病第一个开口,一口断定:“他们是在争功!”
    刘彻循声望去,“继续说。”
    “杨仆、荀彘二人,杨仆兵败,又不愿与旁人合兵,是想单独接受朝鲜国投降,既将功补过,也独享灭国之功!”
    霍去病冷然道:“荀彘指责杨仆已生二心,有攀咬之嫌,他多半也想贪功,所以才如此在意合兵一事。”
    听罢。
    皇帝眼神微眯,心中有些模糊的轮廓,这时瞬间清晰。
    杨仆在大汉历任多年,除非是他那一路全军覆没,否则即便回朝也罪不至死,荀彘明显有夸大之嫌。
    但那投降一说?
    “陛下。”
    卫青看完军报后,神情严肃,立刻道:“如果真如两人所说,朝鲜王告知杨仆愿降,却告知荀彘不愿降。”
    “臣敢料定,朝鲜王卫右渠恐怕已经发现两位主将不合,在用离间之计!”
    此言一出,皇帝豁然起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