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且隐隐带着不善! 这时。 龙榻上响起声音,“行了,此事不必再论,朕说了荀彘是咎由自取,无能之将,死不足惜!” “此战骠骑将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岂能严惩,着少府从内帑中赏赐千金。” 皇帝话音落下,侍御史郭乌隐晦地看了眼御史大夫,卜式摇摇头,见状,郭乌拱手一礼,退回原位。 出战将领功过赏罚,就此结束,随后处理朝鲜国土的议题无缝衔接…… 巳时左右,朝会散去。 宫道之上,几人相伴而行,其中一人问道:“先前在朝堂上,大夫为何示意我点到即止?” 居中领先众人一个身位的卜式闻言,笑问道:“你以为我让你弹劾骠骑将军,是因为什么?” 额…… 郭乌与同僚互相看了看,这还能因为什么?难道不是齐王一系与太子一系的冲突? 双手拢袖,不像朝廷重臣、反倒像个富家翁的卜式又笑,他看出了臣属的困惑。 “弹劾骠骑将军,只是因为我的立场、职责,要求我出面演恶人的角色,但陛下并没有此类要求。” “陛下要的,是和睦。” 至少现如今是这样…… 堂堂骠骑将军,冠军侯,大司马的外甥、太子的表兄,真要动霍去病,只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且不论陛下会不会动霍去病,单说这份恶劣的影响、剧烈的波动,皇帝都不会允许有! 为何? 因为皇帝要和睦,要维持住盛世景象…… 这番‘盛世’,从泰山封禅后便初见端倪,以卜式多年揣测上意的经验,他隐约感知到,皇帝如今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影响自己盛世的东西。 之前朝鲜战事不利,情急之下,皇帝不选李广,而是选霍去病,就是为了万无一失。 只许胜,不许败。 绝不许有丝毫污点! 洞悉以上种种,御史大夫卜式仍旧授意属下弹劾霍去病,这便是他的处事智慧了,有道是: 朕可以不同意,但你这个齐王党,不能不出面弹劾! 与此同时。 宫道的另一头,也有一群人结伴出宫,打头的是舅甥三人。 刘据特意绕道北阙,本是想和表兄说说话,开导开导他,免得霍去病心里有疙瘩。 谁料他刚一出口,霍去病就来一句:“儿子都有两个的人了,殿下以为我毛还没长齐?” 嘿。 刘据呲牙之际,霍去病又回了卫青一句,跟长辈说话,就得注意点了,“舅舅宽心,我非莽撞的性子。” 即将奔三的霍去病,的确少了很多莽撞……跟他以前相比。 霍去病的关注点压根没在朝堂赏罚上,反而提起一件旁事,“此次交战中,我发觉那些由西域良驹培育的战马,效果非凡,若是能普及全军,提升的战力绝非一星半点!” “哦?” 卫青疑惑,看向左侧的太子,刘据沉吟道:“近些年跟西域通商的商队一直在购买良驹,还有……” 暗中跟右贤王渠毕的盐、茶置换马匹的交易,也始终没有停,不过出于隐秘的考虑,规模并未扩大。 想要有普及全军的优良战马,还得从长计议。 见霍去病提起战马的事情,刘据稍微提了一嘴,外间不是谈话的地方,众人相约去了霍府,此事需详细谋划…… 宣室殿。 皇帝将特地留下的丞相送至殿外,沉声道:“朝鲜国土如何安置郡县、官吏,以及军功发放等,丞相多操劳,尽快拟个章程出来。” 这些都是应有之意,石庆颔首应下,静待下文。 果不其然。 皇帝顿了顿,说起他留丞相的真正用意,“朕打算过些日子举行大祭,祭祀宗庙。” 石庆捋胡须的动作一滞,试探道:“陛下可是又要夺爵?” “那倒不是。”刘彻负手而立,淡然道:“只是久不见诸位宗室叔伯兄弟,朕思念的紧,就想让他们入趟京。” “顺便,也领略领略朝廷功绩。” 石庆称量片刻,陛下说了这么多,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让诸侯王们都来看看,朕的丰功伟绩! 殿前高台安静了会儿。 丞相石庆拱手道:“陛下良苦用心,臣明日便上一道请诸王入京的奏疏。” 皇帝点头,“辛苦爱卿了。” “不辛苦……”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