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到他这么说,休息室里的人都笑了。 的确很少有人知道李诚儒的这段历史,人们熟悉他都是从演员这个身份开始的。 可杨婕导演和她的团队有什么? 因为初期资金不够,台里的领导也不敢贸然启动《西游记》这个项目,最终东拼西凑来了一笔小钱,让剧组先进行试拍。 想当初人们对于古典名著《西游记》改编的电视剧,竟然用西洋的电子乐,都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有人给央视寄信,表达了强烈的抗议。 他们这个时代的人确实淡泊名利,但是一直没人忽视,明明一首歌曲,是由词曲作者和演唱者共同完成的。 回想当年,央视的领导因为小日子版的《西游记》,深受刺激,于是拍板要拍中国人自己的《西游记》。 再加上昂贵的后期特效,还有群众演员的酬劳,一开机就得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于是,还没有拍到一半,就又没钱了。 舞台上没有亮灯,随着一声丢丢丢…… 杨婕也跟着说道:“对,小顾这话没错,老许,就是要给你正名。” 当时,台里对此也是爱莫能助,毕竟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缺钱。 总之,《西游记》剧组不辱使命,将中国的文化成功输出海外,为中国的文化自信打下了完美的开局之战。 一辈子都没怎么抛头露面,可今天突然成了主角,心中难免忐忑。 想想当年,再看看现在,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现在拍一部戏,绝大多数的剧组都不用为钱发愁了。 于是,1982年7月,剧组试拍了《除妖乌鸡國》这一集,并于当年国庆在央视播出,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如此稀奇的电视剧。 在小日子、高丽棒子,还有东南亚的很多国家,《西游记》也非常受当地观众的喜爱。 许静清老师看到是顾北和李诚儒进来,挤出了一个笑脸:“来啦!” 台下响起了一阵笑声。 没这么欺负人的! 见许静清不说话,顾北又说了一句:“许老师,今天就是要给您正名。” 人家就能享受献,掌声,名利双收,到了他这里,直接邮寄到了单位的传达室。 第一首,自然也是最为经典的《云宫迅音》。 说着,李诚儒对台下的观众深深的鞠了一躬。 “当然了,今天这个场合,我可不是主角,主角是谁啊?” 李诚儒神神秘秘的一笑。 “我先卖个关子,简单介绍一下这位老师为《西游记》做出的贡献,刚刚这首曲子,大家都很熟悉,知道名字的恐怕不多,《云宫迅音》,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头曲,我要说的这位老师正是这首曲子的作者,另外,整部《西游记》里面,他还创作了包括《敢问路在何方》、《女儿情》、《天竺少女》、《取经归来》等等等等一共47首曲子,这位老师就是,来,咱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 “许……静……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