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柳笙道:“我也是想起那时候我们共持一剑,才有了这个灵感。” 这时候,她的目光转向了神庙对面昏暗的小巷,有一家面摊亮着微弱的油灯,浓郁的猪骨汤香气扑鼻而来,几张桌椅暗沉在油布阴影中。 柳笙缓步走近,看到那位一头白发的摊主,佝偻着身子正在揉面团,身影甚是熟悉。 虽然她不大认人,但是来得多了,总还是记住了。 没想到这家面摊还在。 李鸣看出柳笙脸上的感慨,悄声问道:“好吃的?” 柳笙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怀念,“嗯,没想到竟然移到了这儿,在另一个世界,这面摊是在织造院旁边,以前下值总要去那儿吃上……几碗。” “许是现世,在神庙这边人更多。”李鸣说道。 柳笙一想,应当也是如此。 “无论多晚,这个摊总是在,看到那盏灯,莫名就心安了些。” 重回旧地,柳笙不禁感慨多了些。 “说明你经常晚下值?”李鸣问道。 柳笙点头,露出一丝苦笑:“案牍工作多,自然熬得晚。不过没想到后来,我还反倒给自己加班了……” 对于“加班”这个新词,李鸣莞尔一笑,想来也觉得妥帖。 “给自己加班和为了别人加班,总归是不一样的。”李鸣摇了摇头,随即转移话题,“算了,不想这些糟心事,我都能感觉到其上的乌云。” 柳笙一笑,悄然对李鸣道:“带你尝尝,这个摊主的手艺可好了。” 李鸣自然欣然应了。 柳笙随即大声说道:“老板,来一碗肉丝面!” “好嘞,客官您请坐。”摊主爽朗应道。 柳笙特意坐在靠近炉子的位置,暖烘烘的,旁边还坐了几人,都在呼哧呼哧默默吃面。 李鸣的虚影扫了一眼有些油腻的桌椅,也不介意,施施然坐了下来。 一人一影看着摊主熟练地揉面,然后拉扯成条,动作缓慢而专注,不禁一时沉浸。 过了半晌,柳笙才开口问道:“老板,怎么这个天气还出来开摊?” 这个时候确实是有些冷了,梨县比长安、清河还要北,自然气温更低一些。 所以面摊四周还特意支起油布,但依然四面进风,如今正是饭点,却没有什么人来,可见这天气确实影响生意。 摊主将拉好的面放入猪骨高汤中煮着,随口说道:“不出来也不行,上有老下有小,家里七口等着吃饭,最大的娃儿还考上了书院,花销大得很。我也只有这一门手艺,只能每日出摊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板的孩子可真是争气啊!说明老板教育有方。”旁边的食客接话道。 “主要是娃儿用功。”说起自己的孩子,摊主也忍不住露出了笑。 “进了书院那就是完成一大步了!若是能中科举,再考入神殿做个神官,那老板您下辈子可就不愁喽!” “嘿嘿,借您吉言。”老板笑眯眯地说道。 “不过,要我说,最好能留在长安……或者大城的神庙也好,别回梨县这种,山高神殿远,上头瞧不见。” 那食客说着,还拿眼睛瞧了一眼对面的神庙。 老板的笑容收敛了,“您是外乡人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