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语气突转-《官路无疆》
第(2/3)页
啊!会场有些轰动了,百多双眼睛一齐转头向后排看了过去,或惊讶,或嘲讽,或幸灾乐祸,或漠然视之。刘涛虽然头低到了裤裆里,看不见领导和同事们的神情,但他的脸热得生疼,涨得通红,嘴唇抽搐,大脑一片空白,就差没晕厥过去了。
连市委常委们和市政府的几名副市长也侧头耳语起来:咋这样呢?也不知道他们议论的是曾家辉咋要说出来,还是刘涛咋要跑过去送东西?
曾家辉双手向下按了按:“大家安静一下。”然后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掏出几样东西,高举起来扬了扬,道:“这就是刘涛送给我的东西,一本信访条例,一本工作手册,一份调研报告。”
他将信访条例和工作手册放进口袋里,拿着那份调研报告道:“这份报告的内容写得很有深度,很有参考价值。我让市委办公室印发了《内部参考》,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
见没有人回答,他语气一转,道:“对于信访工作,估计没人有兴趣干,对吧?所以我妄自揣度,这里至少有一半的同志没兴趣看这份调研报告。今天所有的常委都在座,我建议来个现场表决,建议这次选拨出来的年轻干部,实行几个月的轮岗制,每个人都到信访办工作一个星期,处理几件信访案件,作为试用期的重要考核依据。同意的请举手。”
这样一项工作制度,谁会不同意?所有常委都举了手。
官路无疆 - 第319章 语气突转
南阳市作为干部改革试点市以来,不仅南阳运作得如火如荼,省报、省电视台也是轮番轰炸的宣传报道,特别是针对南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这次干部提拔,在吸纳个人自荐报名当中,补充完善的领导举荐,主要领导可以从报名的人选中选取特别优秀的干部推荐到合适岗位,这两种形式的融合,弥补了南阳市干部选拔任用体系中的缺陷。虽然这种模式仍然处在探索试验阶段,但经过媒体的深入报道,引起了省内外广泛关注。
舆论有褒有贬,但以赞赏者居多。多数人觉得,这是一种敢于进行自我限权的表现,因为无论是“毛遂自荐”,还是“领导举荐”,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都必须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最后还有一个审查部门和领导推荐的担保责任问题,这是系列的制度设计。当然,也难免有人质疑说,曾家辉在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在做秀、捞政治资本,是荒诞的表现……
尽管社会评论风生水起,各执已见,互不相让。但省里始终保持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省委书记汪正山亲笔在南阳干部改革推进情况报告上签示肯定意见,并转省委组织部门跟进监督指导;省电视台还专门录制了《改革人事制度之声》特别节目,要大幅宣传呢。南阳市委、市政府也专门下发了收看《通知》,要求大家认真把握舆论导向,领会省委指示精神。
曾家辉吩咐郭为民做好统筹协调,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与“两办”的干部职工集中在市委大会议室,一起收看这次省电视台的《改革人事制度之声》节目。
晚上,央视的新闻联播结束以后,省电视台又播报了省里的主要新闻,然后进入《改革人事制度之声》。主持人先是介绍了南阳的市情、干部的困境,还介绍了曾家辉本人的改革初衷和个性表现,说他是一个年轻型、改革派、锋锐式的市委书记,是一个不断尝试着改革的官员,是一个做事符合政策规定和制度要求的时代基层改革典范。
然后才是对南阳改革的相关情况作了深度报道,大加褒扬,属于正面宣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