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动真格-《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2/3)页

    凶狠的校尉道:“孔大人,嘴上说说可不作数。你先在牢房里呆两天,让府上的人去应天府衙门交银子,拿条子来领你回去吧。”

    去应天府交银子?!什么时候锦衣卫和应天府勾结在一起?不,什么时候进了诏狱交银子就可以?

    孔笠思绪纷呈间猛然意识到一个让他魂飞魄散的字眼:“在诏狱呆两天!”

    在这有如阎王殿的地方呆两天,他还有命在么?他忙道:“我,我这就让府上的人送银子过来。”

    长相凶狠的校尉道:“不行,上头吩咐,让你在里面呆两天。”不让你们尝一尝诏狱的滋味,你们会知道害怕吗?

    孔笠呆若木鸡,直到被关进狭窄的牢房,才道:“要多少银子都行,只求你们别用刑。”

    话音未落,隔壁牢房一人道:“孔贤弟,你也来了?”

    牢房里关了不少人,都是弹劾周平向商贾收税的官员。

    …………

    夕阳西下,闷热不减,锦衣卫东院,那丛占地半亩的芍药旁,一个剑眉星目,鼻直唇薄,身着蟒袍的俊朗少年悠闲地喝茶。

    面白无须的姜文举面无表情地站在俊朗少年对面,行礼道:“大人,一共三十八人,已下诏狱。”

    皇帝的意思是对闹得最凶的几人稍作惩戒,让他们补交十倍的税银,至于不交则下诏狱,不过玩笑。他没想到真的有人不交。周平去收税银时,会先传一遍皇帝的口谕,谁敢不遵?

    张宁的看法和朱祁镇不为不同,会弹劾,甚至多次上奏章言辞激烈弹劾不断的官员,不见得名下的布庄规模最大,但肯定看重钱财。至于纯粹为所谓的“公义”便弹劾的,只能是御史了。

    果然不出所料,张宁拿到姜文举的名单,勾了勾唇角,心想,难怪世人在御史前面加上“风骨”两字,他们可不是只能喝西北风么?

    除了御史,其他人名下都有产业,或是田庄,或是商铺,最少的一个,是一位年初刚中举,授翰林的新科进士,他于城西有一家小小的布庄,这次也在收税之例。

    他连上三道奏章弹劾周平,指周平为“国之大奸。”

    今天,周平再次上门,加收十倍的税银,掌柜不敢拿主张,派伙计去请他,他赶过来后,只是哭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