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自信-《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2/3)页

    郑王不可能久在京中,迟早得回藩地。

    “你皇祖母想多留为父一些时日。”郑王淡定得很,显然和太皇太后提过,太皇太后也同意了。只要她同意,皇帝肯定不会放他回去。

    悠悠当然希望父王留在京中。不过,张宁过来时,她还是婉转地抱怨了一下,只是不知道张宁是不是听得懂。

    张宁眼眸转了转,秒懂她的意思。郑王和张勇有什么好谈的?肯定是要谈两家的儿女亲事。张勇没找郑王谈,是因为太皇太后有话在先,必须张宁三年内封侯,悠悠才能下嫁。既然条件没达成,有什么好谈的?

    他故意装傻,道:“家父确实走得急。这事怪我,我没提前跟他说要运送‘雷鸣’去大同,要提前说,他肯定会先行拜访岳父。”

    这话听起来更像客套。悠悠白了他一眼,道:“陛下有征伐瓦剌的打算吧?你扣下瓦剌使者,难免挑起战端,就不怕史书上记下一笔?要是胜了还好,万一败了……”

    败了,史书上的评价就不好。何必拿自己的名声替皇帝背锅呢。这事发生后,悠悠好几次想提醒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事情已经发生,多说无益。

    “怎么会败?”张宁自信道:“告诉你也无妨。这些天,顾淳和刘念天天顶着烈日训练军士,匠人们不顾有被炸伤的危险,没日没夜研究‘雷鸣’,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一战吗?有利器在手,我们怎会败?”

    悠悠关切地凝视他:“战场瞬息万变,怎能只靠利器?”

    “我知道。”张宁道。原来的历史轨迹上,由王振指挥的军队在土木堡遭遇也先的骑兵后,神枪营来不及放一枪,大炮来不及发一炮,便被瓦剌军冲垮,人人自顾不暇。他不是王振,怎会犯这种错误?

    “阿宁,陛下一直有征伐瓦剌之心,你可别被他带歪了。”朝臣们在张宁以一篇征伐瓦剌的策论通过校阅后才明白皇帝的心思,悠悠却是在和朱祁镇闲谈时亲耳听他说出平服四海的雄心壮志。她担心张宁一时头脑发热,被朱祁镇影响,背上一口巨大的黑锅。

    “我同样有征伐瓦剌之心。我们志同道合。”张宁微笑道,眼眸中闪着光。

    这种事也能志同道合?悠悠瞪了他一眼,道:“你和陛下都不曾统领军队。”这是她担心的主要原因。君臣俩都太年轻,又不曾上过战场,却一心挑起战端,能胜得了吗?

    “朝中有的是良将。”

    悠悠极有神采的眼眸亮如星辰,道:“你会将军士交给臣中良将指挥么?陛下肯答应?”朝中不乏南征北战的良将,她这不是担心君臣托大吗?

    “会。如果陛下不肯,我会劝陛下。这点你放心。”张宁道:“你夫君不是傻子,哪会不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