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兄弟-《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2/3)页

    …………

    顾淳和一群将官大块吃肉,畅快无比,听说张宁找,跟同桌的将官们告一声罪,洗了手,急急赶来。

    他一走,便有将官羡慕地道:“会投胎就是好,顾将军不仅出身名门,还是张大人的至交,这一点,在场诸位谁都及不上啊。”

    三大营的将官谁不是拿命搏出来的前程?只有顾淳和刘念两人是异数。这人的话立即引起同桌诸人共鸣,人人点头赞同,更有人道:“希望能有出征的机会,你我搏一个爵位,子孙后代也能像他们一样有个好出身。”

    下次上战场,拼了老命也要搏一个爵位,以荫子孙。

    更有人道:“瞧人家张大人,小小年纪便得以封侯,这份运气,我们再投胎十次,也及不上啊。”

    “可不是。”又是一片赞同声。

    赞同过后,桌上便沉默了,张宁和太皇太后的赌约京中无人不知,无论官宦还是百姓,都以为他肯定无法完成,没想到这才过去几个月,大军还未出征,张宁便成为兴昌侯了。

    人比人气死人哪。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轻声道:“回朝后,张大人,哦,不,张侯爷就要迎娶安定郡主了吧?到时,他就是郡马了。”

    “还有杨家小姐。她们可是同时得陛下赐婚的。”有人说着,悄悄瞥向文官们用膳的那几桌。文官以三杨为尊,三杨之中又以杨士奇为尊,高坐首位的正是杨士奇。

    桌上又是一阵沉默,皆因人人想到一件事,张宁自身是勋贵子弟,又得以封侯,迎娶安定郡主成了皇亲国戚,和杨士奇结亲又是文官之首府上的娇客……他竟是除了阉党之外,在朝中所有势力之间圆转如意。

    这么一想,不少人倒抽一口冷气。

    阉党自王振死后,自己内部又斗了一场,以曹吉祥身死告终,如今在皇帝身边说得上话的,只有一个十四五的小太监贾小四。这位虽然聪明,毕竟年纪小,又没有长辈在身边提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和张宁分庭抗礼。

    不,或者他永远无法和张宁抗衡。

    论和皇帝的交情,张宁不输他,论心思手腕,张宁比他强得多,不是外头传言,贾小四得以当上东厂厂公,还是靠张宁扶一把么?要是传言是真的话,连阉人都得领张宁的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