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秋仪之既怕岭南王从自己手边逃走,又怕他在自己手里死了,唯恐尉迟霁明下手没个轻重,便赶忙高声叮嘱道:“霁明小心,万万不可伤了王爷的性命!” 尉迟霁明手下倒还算有些轻重,听了秋仪之的话,立即答道:“小叔叔,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秋仪之这才稍稍放心,又见赵成孝已带人将岭南王余下的百余个护卫杀死的杀死、俘虏的俘虏,便也安心从软梯上慢慢倒退着爬下软梯,重新踏上地面。 此时已拿下大汉半壁江山的岭南王郑贵的性命,正捏在尉迟霁明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丫头手里,只要她手下略微发狠,郑贵这叱咤风云的一生,便将戛然而止。 秋仪之见郑贵一生要强,今日却落到这样一个地步,心中只觉得有几分凄凉,而没有半点喜悦。 “王爷,我们立场不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请不要见怪。”他说话的语气之中,居然带了几分愧疚和歉意。 郑贵却似不以为意:“这有什么好见怪的?战场交锋,你死我活,不过如此而已。老夫千算万算,却不想天命不在我这边,终归还是功亏一篑……贤侄何须手下留情,这就将老夫杀了,去向皇兄报功去吧!” 秋仪之一个得胜之人,反倒被郑贵的气势吓得有些退缩:“不,不,不。王爷是何等样身份的人,我哪有资格发落您啊?您的生死,只有皇上才能定夺,除了他老人家之外,其余旁人多嘴多舌,都是僭越……” “你要送我去见皇兄?”郑贵将秋仪之的话打断道。 “王爷,这是题中应有之意,您造反已经失败了,难道不该由皇上定夺您的生死么?”秋仪之答道。 “不!老夫怎么可能失败?老夫自岭南起兵以来,大大小小七十余战,无论野战、攻城、奇袭、埋伏,从来没有失败过,就连平手都不曾有过,怎么可能失败了?这不可能!”岭南王歇斯底里地吼叫着。 秋仪之长叹了口气:“王爷,您方才提到‘天命’这两个字,我看至为有理。天命不在你这一边,纵使人事已尽,又有什么法子呢?” 郑贵听了这话,脸上顿时蒙上了一层阴云:“天命这东西虚无缥缈,做不得数。皇兄也不是生来的皇帝,凭什么他造反就有天命,我造反就没有天命?” 秋仪之又叹了口气:“这件事情,晚辈曾同林先生商讨过,其实‘天命’二字落到实处,便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已。王爷确实攻无不克不假,可岭南道之中,王爷除了您自己亲自出马之外,还有哪位皇子将领是放心的呢?事事亲力亲为,总有翻船的一天。而皇上当年呢,就是攻陷京城洛阳时候,也是晚辈同崔楠、韦护两位将军领兵进城的。就算我们三个有什么意外死了,皇上依旧在城外坐镇,乱不了大局,可王爷您呢……唉!”说罢,秋仪之又重重叹了口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