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9章.军制改革-《大唐远征军》


    第(2/3)页

    “因为孤想要你们都活下去!”

    “孤打过突厥人,迎战过黑水靺鞨,还打过阿拉伯人,孤知道这些游牧民族的可怕!一旦到了中东战场,我们的敌人可能仗着他们的机动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位置袭击向你们,孤就是要你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准备,从中亚战场归来的时候,是带着满身荣誉与财富归来,而不是孤把带血的军功章交给你们的家人!”

    听着李捷一通怒吼后,在场的所有官兵都禁不住愣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所有人几乎全都是自发的从地上站了起来,右手重重的放在了胸膛上,大声的嘶吼着。

    “誓死报效殿下大恩!”

    看着这一幕,李捷再次笑了。

    虽然热血激昂了一早上,饭还是要吃的,灞城县讨好的送来了新鲜时令蔬菜,就着昨晚没吃完的猪牛,一顿早饭全军吃的还是颇为香甜的,尤其是一面吃一面听着右卫将军鸡头歪脸的带着全军做俯卧撑。

    虽然一夜没睡,不过吃过早饭后大军还是迤逦的向西南方而行,谁让他们是军人?

    这一趟还是婕妤裴莹,胡倩儿相陪,还多了个侯线娘,李捷也是正式向朝廷传令,征讨中亚开始,只不过这一次没有身先士卒的跟着行军,李捷反倒是躲进了他宽敞华丽的辒辌车。

    四四方方的大桌子上,摆放着一堆泥塑的兵人,其中骑兵,枪兵,刀盾兵弩兵应有尽有,围拢着这么一堆兵人,闽王李捷,凤阁左仆射王玄策,兵部尚书,大将军李绩,中军行军总管薛仁贵,后军行军总管黑齿常之等几个闽国军界大佬严肃的对坐在一起。

    李绩,李道宗这样的大唐军中元老到来,终究是给闽国带来了些新的东西,那就是兵种混编。

    这个时代大唐都几乎应用着李靖遗留下的《李卫公兵法》,其中军队编制李靖曾详细列举出军队的编制。

    大将临阵出征,授兵两万,分七军,战兵一万四,辎重兵六千,其中中军四千,内取战兵两千八百人,五十人为一队,计五十六队,战兵中弩手四百,弓手四百,马军军千人,跳荡兵五百,奇兵五百。

    这种军事编制几乎贯穿了唐朝前期与中期的所有战争,其中两万是不定数,但战兵与辎重兵比例一直流传下来,就比如历史上薛仁贵与吐蕃打的大非川之战,薛仁贵前军三万就全是战兵,郭待封后军两万基本上是辎重兵。

    这一点闽国也基本上继承下来,每次出战,闽国大军基本上都是十六卫主力夹杂若干地方府兵模式,骑兵,枪兵,弓弩手跳荡兵的比例也与李卫公兵法差不多,可李捷毕竟是自成一家,有些唐军内部的秘密他还是没看到,在李绩到来后被他发现了出来。

    昨晚的奔袭可不光是心血来潮,不光为对接下来游牧民族战争而准备的一个军事演习,还是为了验证李绩的改革的试验场,其中左武卫就是按照新的遍练方法,其余四个卫则是传统的闽国编制,昨晚的军事演习,事实证明李绩的左武卫的却是胜出了一筹。

    也许是前世打游戏打惯了,李捷的军队兵种之间编制是固定,比如一个队五十人全是弩兵,或者一个旅一百人全是槊兵或者刀盾手,这样的编制看似简洁明快,但现实毕竟不是游戏,就比如昨晚,将军传令到都尉,都尉还要跑前跑后的去找校尉,团率,队率来执行命令,命令的效率自然差了一筹。

    而浑编的左武卫,每一个队有矛兵槊兵十五人,弩手弓手二十,跳荡兵刀盾手奇兵包括队率十五,在行军过程中各队已经习惯性的矛兵在前,弩兵在后了,将军一发出命令,听到命令的伍长可以直接命令自己队中弩兵上前,这就比其他卫大大提升了效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