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6章.平波十三策-《大唐远征军》


    第(2/3)页

    答应了一声,萧盛回头就与礼部,鸿胪寺几个官员小声讨论几声,片刻后,又是恭敬的回过头,重重的抱着笏板拜下回道:“启禀殿下,臣等认为,可封呼罗珊国主为归命侯,安置其家属于京师,户部给勋田千顷,供养天年。”

    千顷良田在闽国可挺值钱,差不过半个县了,不过和呼罗珊后世伊朗伊拉克,塔吉克斯坦几国的土地加一起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绕是如此,伊嗣埃依旧感激涕零,五体投地的叩拜在地上,大礼叩拜道:“老臣叩拜天恩!”

    看着自己国主真的撤藩成功了,不少波斯的贵族大臣脸色亦是跟着变了起来,有的满面欣喜,满是跟着去京师躲避战乱的喜悦,有的却是面露惆怅,感怀波斯帝国就此彻底灭亡,同样有两三个满面阴狠,却是生怕别人看到赶紧垂下了头。

    欢喜中,伊嗣埃是转头下了殿,如今他已经是局外人,再没人关注他一丝一毫。看着下方隐隐点头的几个宰相,就在李捷头疼如何再统一自己的团队时候,捧着那封厚厚奏书的来济又是深深鞠躬拜下,恭敬的说道。

    “启奏殿下,如今呼罗珊地动荡纷乱,民不聊生,故而臣等竭尽所思,献于殿下平波十三策,请殿下御览!”

    来济这一句话还真是出乎李捷的意料,在他惊奇的目光中,宦官将奏折接了过来,疑虑的打开后,李捷禁不住眼前一亮。

    不愧是来济!前隋大将来护儿的孙子,历史上高宗时期的名相,估计早就预料到了李捷不肯妥协,不肯放弃呼罗珊的一幕,考察沿途各地的同时,来济也做好了如何治理呼罗珊的办法。

    来济的治理十三策开篇,第一策就是屯田!

    看过一遍之后,李捷颇为愉悦的将奏本交给身边宦官当众宣读,旋即,整个朝堂都沸腾了。

    至于卑路斯派人来恳请的归降册封,根本没有在朝堂上被提出。

    下午时分,已经走出这盘棋的伊嗣埃以及愿意跟随他,已经丢失领土的波斯贵族们在军队互送下东行向了京师,与此同时,闽国开始全盘接手了偌大的呼罗珊,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亦是就此开始。

    首先闽军并没有忙于打击兴都库什山脉以北的卑路斯,除了守卫木鹿城沿线的左右卫,旁遮普联军外,其余大部分军队反而声势浩大的南下起来,所过之处,经历的城镇村庄,不论良贱,支持阿拉伯帝国抑或倒向闽国的波斯民众,一律被带到了兴都库什山脉南麓,在那里接受闽国的编户,就地屯田。

    也难怪一开始来济就同意呼罗珊的撤藩,因为呼罗珊动荡的原因,根本还是因为萨珊波斯的遗留下来的统治。

    萨珊帝国是个奴隶制国家,而公元六世纪,七世纪开始,正是奴隶制全面崩溃,向封建制迈进的关键时代,日益进步的生产力下,奴隶与农村公社自由农民却日益被贵族束缚在土地上,也让波斯人对当前的处境越来越不满。

    同时萨珊波斯与东罗马帝国长达四百年的争霸战争亦是给波斯带来了眼中的社会危机,越来越沉重的兵役与军赋导致大批自由农民乃至小地主破产,无力缴纳沉重税负的农民纷纷逃往,许多村庄成为废墟。

    纳税人越来越少,为了填补财政上的亏空,萨珊又不得不加重征税力度,更加造成了农民逃亡,形成恶性循环。

    不少农民失去土地后不得不投靠到大贵族的田庄下求得生存,由此被大贵族打为农奴,剧烈的劳动以及饥饿,虐待下过着举步维艰的生活,更加加重了民众的不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