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眼光与胸襟-《官路弯弯》


    第(2/3)页

    江兆南道:“地震预测研究所,是我国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通过对地震过程的观测、模拟和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探索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规律,促进地震科学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和防震减灾服务。国家的预算都是事先算计好的,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已经算蛮大的,再增加预算,就比较困难了。而且,政府相关同志不会觉得这个投资是有必要的。”

    李毅道:“如果由民间筹资,成立一家专门的地震预测研究机构,不知道能不能获得政府的批准?”

    江兆南笑道:“我们政府方面当然是无任欢迎了,呵呵,只是,商人无利不起早。搞地震研究,这纯粹是赔钱的买卖,哪个商业机构肯出钱来当这个冤大头啊?设备和人员要求很高,薪酬也很高。地震预测研究所现有编制三百多人,其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研究员二十多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五十多人;博士生导师十人,硕士生导师三十人。在读博士生十九人,硕士生六十人。你看看,这么强悍的阵营,都只能缓慢的研究和无准确性的预测,一般的私营机构,那就更难有所成就了。”

    李毅道:“首长,我倒有些不同的想法。国家机构有国家机构的好处,可以迅速的集中尖端人才,但冗沉的体制也把这些人才给拖垮了,太多的局限和官本位的思想,反而不能让他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科研水平。研究所一旦脱离官味,才能真正的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而且,私营机构没有国家机构那么多的限制,机动性更大,可以聘请外国科学家来一起研究。地震预测是一个为全人类造成福的事业,我觉得就应该由全球最尖端的地震科研者们一起研究,一起开发,早日研制出能够准确预测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的方法或者仪器出来。”

    江志峰道:“爷爷,我觉得李毅的建议是好,我现在在研究所里,就有这么一种感觉,每天的科研任务,都是上级安排下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劳功,我们全部成了高科技的搬运工,而不是自由发挥的研究人员。”

    江兆南道:“愿望是好的,但钱从何处来?人才又从哪里来?”

    江志峰道:“如果需要,我愿意头一个放弃公职,专门从事研究工作!”

    江兆南道:“研究经费呢?从哪里来?这么大一笔钱,而且需要不间断的一直投资,没有产出!哪个商人愿意来承担?”

    李毅笑道:“钱的问题,我来解决。只要研究所成立了,并且上了档次,用高薪来吸引人才,也就不是问题了。”

    江兆南和江志峰都有些动容,看着李毅。

    江兆南道:“李毅,你可知道,这是多大一笔投资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州官,去哪里弄这么大一笔投资来?”

    李毅心想,自己家族有这么大的财力,迟早有一天会被政府知晓,与其被他们暗中侦查,然后猜三猜四,还不如大方一点,事先露出家底来,就说这些企业全部是小叔在国外打拼赚下的基业,然后回国来发展起来的事业就行了。不论是杜鹃市,还是滨海市,自己家里都没有人在那边当官,这对我们李家的负面影响应该不大。

    “首长,这个冤大头,我们李家来做!”李毅平静的说道。

    江兆南先是一愕,继而一笑:“李毅,你的精神是十分可嘉的,但一个人做事,总要量力而行啊,这笔投资,不是小数目,而且是要一直无产出的投资,也就是烧钱!你们李家,也无力承担此重任。”

    李毅道:“首长,您或许还不知道吧!我家小叔李元逍,在国外炒股,赚了不少钱,有了钱之后,想着实业报国,就在国内成立了几家大型的实业公司,他现在是真正的有钱人,成立一家科研所,不在话下。”

    江兆南讶道:“李元逍?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出息了?他在国内开的公司是什么名字?说来听听。”

    李毅道:“四海集团,三江重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