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林馨笑道:“又得赏了?江首长的字啊?要装裱啊?那你去琉璃厂啊!” “听说过,没去过。”李毅回答。 林馨道:“没文化,真可怕!” 李毅道:“哟,你敢说我没文化?我都快得两个博士了!” 林馨道:“文化人,琉璃厂大街位于京城和平门外,是京城一条著名的文化街!快去吧,那里随便都能找到好的装裱师傅。” 李毅一边和妻子聊天,一边往和平门外开。 闻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厂文化街, 琉璃厂文化街,西至南北柳巷,东至延寿街,全长约800米。 实际上从历史上远在辽代,这里并不是城里,而是郊区,当时叫“海王村”。 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 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 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李毅听着妻子对琉璃厂的介绍,叹道:“现在才发现,你真是个文化人。” 林馨道:“我的好,多着呢,你就慢慢发掘吧!” 李毅呵呵笑道:“对,夫妻之间,就是要日久常新,一日一新,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兴趣。哦,我想我是到了,前面全是老式装修的街铺。” “嗯,你去吧,阳阳在喊妈妈了,我得去抱抱他。再见。”林馨笑道。 李毅放下手机,停好车子,拿着作品,去找店子。 他也不知道哪家店子好,就专挑大的找,心想大店子能做大做强做久,必定是有些真本事的。 走了一阵,看到一家百年老店,一溜儿几个门脸,装修豪华气派,古色古香,透过窗玻璃,可以看到里面摆满了文房四宝等物件。 李毅走进去,就有人笑脸迎上来,问道:“先生,要点什么?” “你们这里裱字吧?” “裱的,百年老店,信誉第一。” “哦,那就好,你看看这两幅字,要多少钱?” “您是要手工裱还是机裱?” 李毅心想,手工当然要好一些吧?就说要手工裱。 “裱镜面还是裱绫面?” “这又怎么说?” “镜面就是装在镜框里的,绫面就是可以卷起来也可以挂出来的那种条幅。” “那就镜面吧。多久能裱好?” “得等三天。” “要这么久吗?” “先生,你这墨还还干透呢,得过二十四小时以后才能动手裱。我们店里的手工师傅比较忙,您这幅,至少得三天才行。如果您着急,可以先去别家看看。” 李毅心想,生意好,就说明手艺好,三天就三天吧!走百家还不如坐一家呢!就交了钱,拿了收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