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公子,此时只有和苏鸣开战,您才能不用回襄阳,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诸葛亮说完这些之后,刘琦陷入了沉思。 诸葛亮说的这个办法,其实自古就有,这叫养寇自重。 正所谓,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前线有敌人,即便是再多的命令下来,前方将领也可以不受。 新野若是开战,那么,刘琦作为刘表的儿子,就有在此阻击苏鸣的权利。 那么,他也就能够赖在新野不走了。 但是,刘表的意思是不打啊! 强行在新野县和苏鸣开战,这违背了刘表的意思。 想到这里,刘琦为难的说道:“诸葛先生,我父亲不愿开战,咱们若是和苏鸣打起来了,我父亲也未必会发兵支援啊!” “到那个时候,仅凭新野一地,怕不是苏鸣的对手吧!” 听到这话,诸葛亮心想,他刘表现在确实不想打,但是,要是他死了儿子,那不就想打了吗? 说白了,刘琦在诸葛亮这里,就是必须要死的一枚棋子。 诸葛亮先忽悠刘琦留在新野,然后,以刘琦的名义和苏鸣开战。 然后,再设计让苏鸣杀死刘琦。 到那个时候,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刘表就算再怎么能忍,也绝对忍不了。 当然,这些话诸葛亮肯定是不可能给刘琦说的。 要是他这么给刘琦说了,刘琦肯定是撒丫子就跑。 诸葛亮是多么聪明的人,他是眼珠子一转,那就能够想出一套说辞。 就刘琦这点心眼子,被诸葛亮卖了,他还给诸葛亮数钱呢。 诸葛亮看向刘琦,问道:“大公子,你可知道为何刘荆州不想开战?” “要知道,这江夏郡本来就是咱们的地盘,被那苏鸣夺了之后,咱们荆襄九郡,可就变成了荆襄八郡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