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西游记》幕后大功臣-《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1/3)页

    坐在台下,顾北能清楚的看到许静清老师红了眼眶,拿着话筒的手,试着抬了几次又垂了下去。

    剧组的演员、工作人员见状,立刻又送上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感谢大家!”

    许静清平复了一下心情,努力控制着不让泪水滑落。

    人们在听《西游记》插曲的时候,只觉得好听,可谁又能想到,作者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会有多么的痛苦。

    要让领导满意,要让导演满意,要让观众满意,最重要的还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大命题已经有了,就是要紧贴《西游记》的主题,可是,要怎么创作呢?

    《红楼梦》的曲作家王利平老师,好歹还有曹雪芹的诗词来作为参考,可许静清什么都没有。

    音乐作为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要贴合《西游记》的主题,必须深入研究《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创作。

    说起来简单,可问题是,一丁点儿可以参考的资料都没有,整天盯着《西游记》的原著看,难道就能盯出来曲子?

    王利平老师在回忆创作过程的时候,用到了“痛苦”这个词,许静清老师更甚,那段时间,对他而言简直就是折磨。

    不但创作的过程备受折磨,当他把曲子拿出来之后,更加煎熬。

    “大家好!!”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让杨导来回答更合适。”

    老太太,您可千万别点我。

    本来顾北是想要将访谈节目放到明天进行的,可央视那边的演播大厅的录制计划已经安排满了。

    同时,摄像机的镜头也转了过来。

    一直到临近10点钟音乐会才结束,不过这次的西游再聚首活动还没完事儿。

    “大家每天凑在一起开会,从怎么改编,创作方向,人物形象定稿,还有很多要定下来的事,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候除了我和彭丽之外,其他人都是大烟枪,每天开会都要通几次风,可就是这几个人反反复复的开会,定下了很多关键的细节。”

    “答案是谁呢?”

    顾北和李诚儒坐在一块儿,一边看一边跟着笑。

    开场白过后,剧组的主创一组一组的被请上台去接受访问。

    杨婕导演扭头看向了观众席,似乎是在寻找,很快目光就锁定在了顾北的身上。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顾北的身上。

    许静清老师此前说过,要向顾北表示感谢,毕竟要是没有顾北的话,这场音乐会也举办不起来。

    “另外,还要感谢广大观众,能够喜欢《西游记》,喜欢《西游记》中的每一首插曲,因为有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这些曲子才能一直传唱下去。”

    太多的人不满意,太多的人不理解,所有人都在批评他,提出的要求也是千奇百怪,那个时候,如果没有杨婕导演的支持,许静清老师或许已经放弃了。

    很快,杨导作为剧组的核心也被请了上去。

    “杨导,您……要是累了,就眯一会儿?”

    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回忆当年的一些趣事。

    顾北说着,朝观众席上的老同事们鞠了一躬。

    这下想躲都没地方躲了。

    这边的导演组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他们到场。

    谁的贡献最大?

    这还要排名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