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西游记》幕后大功臣-《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2/3)页

    一首插曲40块钱,当时放眼全中国,都没有这么便宜的价了。

    以前的央视,所有编导都要为每天的节目发愁,因为根本就没那么多可以播放的内容。

    杨婕导演坚定的回答:“没有,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领导既然把工作安排下来了,我唯一的念头就是完成,而且,那个时候,小日子拍了一版《西游记》,各种胡编乱造,大家伙的心里都有一股子气,想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看看咱们中国的西游文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所以说,那个时候,对于这项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当时他说,其中有一句‘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应该改成‘悄悄问哥哥’,大家都知道,剧中我们美丽的女儿国国王称呼唐僧的时候,就曾用到过御弟哥哥,我一听,肯定不行啊!唐僧是出家人,怎么能用哥哥,这样太不严肃了,后来他又连着跟我说了好几回,我都说不行,肯定不行,最后定下来的还是‘悄悄问圣僧’,要说分歧,就这么一次。”

    接下来的环节是李诚儒在台上对许静清老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采访,问题不多,两三个就足够了,创作历程是要简单说一下的,另外就是提两个轻松一点儿的问题,不要让音乐会的气氛太沉重。

    顾北这样岁数小的没啥问题,可杨导毕竟年事已高,顾北还真担心老太太扛不住。

    等到所有人落座,节目录制工作立刻开始。

    这场节目的主持人是央视的两个新人主持,看着面熟,只可惜叫不上名字。

    啥?

    听到主持人这个问题,顾北都愣住了。

    《女儿情》这首插曲的词作者正是杨婕导演。

    “听说您在创作的时候,还曾经和杨婕导演发生过矛盾冲突,许老师,有没有这事啊?”

    主持人看着顾北,也惊讶于顾北的年轻。

    这次台里能为他们临时调整计划,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刚刚还觉得有点儿不服气的几个人,立刻没了别的想法。

    老太太回答了两个问题,接着主持人又问道:“当初拍摄这样一部神话剧,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的条件非常简陋,您有没有过打退堂鼓的时候??”

    杨婕导演说着,不禁笑了起来,也想起了当初他们几个人在央视老办公楼的那间会议室里,每天开会讨论的情形。

    这下不上是不行了,上次聚会,顾北就全程隐身,这次没想到会被杨婕导演单独给提出来。

    有件事,他从来没和别人说过,曾经有一次,杨婕导演和他说起,之所以最后选定了许静清老师来做《西游记》的作曲家,除了许静清的音乐确实是她欣赏的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许静清老师便宜。

    说到这里,演播大厅里已经是笑声一片了。

    “那个时候,筹备组一共就几个人,我、副导演朱小峰、摄像师王翀秋、美工师彭丽、灯光师孙永胜,还有就是顾北,他当时的职位也是美工师。”

    采访环节结束,最后,杨婕导演和师徒四人分别对许静清老师表示了祝贺,然后便下台了。

    “既然杨导提到了顾北对于《西游记》的重要性,那么现在就让咱们用热烈的掌声,请顾北老师登台!”

    许静清一听到这个问题,就忍不住笑了。

    音乐会继续,《敢问路在何方》、《女儿情》、《取经归来》、《大圣歌》,一首接着一首,也算是让所有的西游迷都过足了瘾。

    杨婕导演显然也没想到主持人会提出这个问题,犹豫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每个人的分工不同,但是贡献都是一样的,这个没法分,但是,如果你要问我,哪一位在剧组里最为重要的话……我倒是有个答案!”

    杨婕此刻也已经被请到了台上,一同上台的还有最终取得了真经的师徒四人。

    “其实也算不上冲突,当时在创作《女儿情》这首插曲的时候,曲子和歌词都要已经写好了,拿去录制了,突然有一天许静清就找到我了,说是要对台词进行修改。”

    完了!

    话筒来到了杨婕导演的手上,老太太想起当年的事,也不禁笑了。

    听到杨导这么说,顾北都忍不住笑了。

    没办法!

    现在的央视和以前毕竟不同了。

    “或许大家对顾北都不是很熟悉,他来央视报道的第一天,就被安排到了《西游记》剧组,当时台里要拍《西游记》这件事刚定下来,他也是第一批被选进筹备组的成员之一。”

    “总体上来说还是满意的,不满意也没办法了,台里实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钱,让我请别的人了!”
    第(2/3)页